李先偉
單位通知,快要做一年一度的體檢了。平時愛喝酒的某人,計劃下一周去做體檢。于是從周五開始便謝絕朋友宴請,自己在家里也滴酒不沾,以免體檢出來的指標數據不好看。
體檢那天,醫生說有點輕度脂肪肝或者是酒精肝,便問平時愛不愛喝酒。某人煞有介事并不無得意地跟醫生說,平時愛喝酒,但是為了這次體檢,自己特意幾天滴酒未沾。此言一出,不但沒有得到醫生的肯定,反而被扣了一頂“你們這號人就喜歡搞形式主義”的帽子。本來平時是愛喝酒的,為了應付體檢,刻意戒幾天酒。這樣的體檢指標就不是平時的數據,不可能真實地反映身體健康狀況。某人被說得個灰頭土臉,啞口無言。
近年為了搞活“三間經濟”,政府開放了一些如廣場街道等人員往來密集的地方,允許小攤小販夜間集中擺攤。這樣既可以方便群眾購物,搞活消費,又可以適當增加小販收入。同時可以規范小販經營行為,保持城市良好的運行秩序。也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而在一些特殊時期,搞管理的同志說廣場街道等公共場所禁止擺攤,并派人駐點蹲守。小販們“響應號召”,那幾天不向那里集結,而是轉移陣地,將攤擺在小區門口,或者是某個拐彎抹角的地方,又打起了“游擊戰”。
管理部門的行動,看似維護好了公共場所的秩序,其實是讓另外一種“秩序”被夜幕掩蓋了,而且還背了不少罵名!
其實,我們很多時候都是想將事情辦好,想得到一個好的結果。本來是從善意的角度出發,不料反而受到非難。究其原因,我們是沒有弄明白自己的行為目的,沒有搞清楚自己的出發點是需要有一個什么樣的落腳點。最終得了個“搞形式主義”的壞名聲!
來源:瀏陽日報
編輯:戴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