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懷國
發現問題,直接向局長反映!最近《瀏陽日報》的讀者發現,長沙市生態環境局瀏陽分局通過報紙、微信等多種渠道,公布了局長、副局長以及各執法大隊負責人的手機號碼,方便群眾對環境違法問題進行舉報。這個舉措出臺,坊間一時好評如潮。
向社會公布手機號碼,尤其是手機號碼被設為投訴熱線,就意味著在八小時工作之外的私人生活可能會受到打擾。能夠拋開這個不顧,那意味著領導干部向社會表明了態度——希望掌握最基礎情況,堅決解決最現實問題。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態度,在保護生態環境,打造幸福家園上,我市扎實推進生態環境綜合治理,2019年、2020年連續兩年沒有出現重度污染日,全域水系水質持續改善。這是多年來環境保護意識深入人心的結果,是全市上下高度重視、共同呵護的結果。
生態環境部門在暢通以往各種環保投訴渠道的基礎上,又將主要領導干部的手機號碼設為投訴熱線,表明了瀏陽將環保工作繼續推向前進,取得更好成績的信心和決心。從大勢來看,我國正走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道路上;從瀏陽來看,我們正在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梢?,環保工作任重道遠。
就像今天的成績取得殊為不易,在今后的前行路上,我們一手抓環保,一手抓發展面臨的挑戰也一定不會小。淘汰落后產能,不斷推動單位GDP能耗下降的工作;加強現場執法,堅決保護水生態環境的工作;深化污染治理,逐步減少生產和生活對環境破壞的工作;推行節約和循環理念,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工作……都需要我們付出大量艱辛的努力。
必須要看到,廣大群眾是環保工作的受益者,理當成為環境問題的監視點,環境危機的吹哨人,環境執法的參與者。如果我們能讓全社會形成對環境違法行為人人喊打的氛圍,那么就一定能夠對環境違法露頭就打,及時、有效地震懾不法分子。
現在,生態環境部門給出了依靠群眾推進環保工作的最大誠意。接下來能不能鞏固這種信任,將已有的舉措轉化為扎實推進工作的實績,取決于這些熱線的暢通程度以及快速反應的力度。
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民生工程,又是一項民心工程;是一項基礎性工作,又是一項長期性工作。全市同心同德,持續發力,就一定能夠建設一個天藍、水碧、土凈的瀏陽,不斷增強瀏陽人在環保層面的獲得感、幸福感。
來源:瀏陽日報
編輯:戴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