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日報評論員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文明,讓生活更幸福。
全國文明城市是國家授予一座城市最高的綜合性榮譽,也是一座城市最具價值的城市名片。近年來,瀏陽以“全民共建共享全城向上向善”為宗旨,持續深入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民熱情參與和共同努力下,瀏陽的天更藍了、水更綠了、城鄉更美了。
我們可以看到,整潔的街頭,鮮花盛放,生機勃勃;十字路口,行人、車輛跟隨紅綠燈指揮有序通過,身穿紅馬甲、面帶微笑的志愿者扶老攜幼、維持秩序;商場、車站,排隊等候已成習慣;和諧的小區,居民當成自家來裝扮、愛護……街上的煙頭、紙屑少了,車窗拋物少了,闖紅燈的少了,主動愛護公共設施的多了,熱情禮貌的多了……多與少的轉換,讓文明之花在如今的瀏陽,在人與人之間的溫馨互動中、在人與城市的相互促進中、在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中四處綻放。與此同時,近年來,全市深入開展“淳風美德潤瀏陽”“愛心涌動瀏陽河”“你文明的樣子真美”系列活動,讓良好民風和愛心志愿服務淳化每個市民,讓崇高道德浸潤著整個瀏陽。
盡管如此,我們仍然需要正視城市發展中的諸多不足,并努力改進。多年努力,瀏陽的變化有目共睹,雖曾折戟,但我們并沒有喪失信心與追求。從政府到百姓,這座城市在文明創建中體現出自我完善的冷靜與勇氣,日趨成熟。
對此,我們需要做的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堅持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目標不移、決心不變、力度不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是單純為了拿牌,而是要造福于民。面對評選結果,我們應“落選不落志,服氣不服輸”,更要以暫時落選為契機,反省自身,認清差距,在新一輪文明城市創建中,繼續堅持“全民共建共享全城向上向善”,切實改善民生福祉,讓幸福感在市民群眾家門口升級,全面提升市民滿意度。需要全市149萬瀏陽人民發揚主人翁精神,以實際行動支持創建、參與創建,推動實現全域創建、全員創建、全程創建,舉全市之力2023年奮勇奪牌。
應該說,當前瀏陽的全國文明城市建設已取得一定成效,未來更需要干部群眾繼續擰成一股繩,求真務實、實事求是,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再次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需要我們舉起“望遠鏡”,站得高、望得遠,朝著更高目標奮進;需要我們拿起“放大鏡”,將短板與差距清清楚楚照出來,反躬自省,完善提升;需要我們用上“顯微鏡”,深挖細節,逐個擊破,不斷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眾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建設名副其實的人民滿意的全國文明城市。
萬里征程風正勁,千鈞重擔再奮蹄。文明城市創建是接地氣、連民心的群眾性實踐活動,是一項打基礎、利長遠的惠民工程。面對未來,瀏陽兒女必將勇于擔當,以更加強烈的歷史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大力弘揚瀏陽精神,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全面建設現代化新瀏陽的征程上譜寫出文明創建新篇章!
來源:瀏陽日報
編輯:戴鵬